刘慈欣的区块链观:区块链让虚拟世界代替现实世界

圈内名人 观点
2019-02-14 17:56:24

  

电影《流浪星球》爆发的能量已经快赶上“行星发动机”。原著作者刘慈欣也从科幻网红成为大众网红。




 

作为科幻小说作者,刘慈欣也非常关注前沿技术,包括正在发展的区块链技术。通过公开的资料,互链脉搏收集了他对区块链的看法。
 

正文:
 

2018年,刘慈欣至少三次对区块链发表过看法,并且对区块链的解读一次比一次深刻。
 

第一次
 

场景:首届亚太科幻大会接受记者采访
 

时间:2018年5月19日
 

刘慈欣对区块链的了解:“区块链我也很关注,但是它还是比较复杂的,所以我并没有很了解。”
 

刘慈欣认为区块链的功能:“区块链确实是一个很有科幻色彩的题材,技术通过这种方式去影响经济,甚至产生巨大效应,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刘慈欣对区块链的发展判断:“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也有可能像一个抛起来的石头,没有过某个临界点就跌落下去了。”
 

互链脉搏解读:此时,刘慈欣已经关注到区块链,尤其是关注到区块链技术可以对经济产生影响。区块链界常说,区块链改变的是生产关系的技术,这种技术在历史上出现的几率极小,比如结绳记事、复式记账等,都是千百年才出现一次的,因此科幻界很少会以此做题材。大多科幻小说还是以改变生产力的技术为题材进行创作,比如人工智能早已是科幻小说界的家常便饭。
 

或许因为如刘慈欣本人所述,“并没有很了解”,他对区块链的判断和其他技术类似,是一种可能性。历史上,有大量的技术没有过临界点而被抛弃。比如1900年美国共有33,842辆电动汽车,占当年汽车总量的38%,彼时汽油车比例才有22%,蒸汽机是主力。但电动车技术后来被抛弃。
 

第二次
 

场景:世界区块链大会·乌镇
 

时间:2018年6月30日
 

刘慈欣对区块链的了解:区块链它最让人惊叹的一点,就是它用一个数字技术来建立起了一个稳固信任体系,而以前这种信任体系是由于某些外部的政治力量,像国家这些建立起来的。
 

刘慈欣认为区块链的功能:虚拟世界取代现实世界的一大步。虚拟世界正在逐渐变的离开现实世界而独立,或者是它取代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中的许多重要的因素,都逐渐的虚拟世界都出现了。而区块链又把现实世界中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信任体系,也包括它的价值传递也搬到网络中来了。那么这样的话,虚拟世界代替现实世界就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这就很像一个虚拟世界相对于现实世界的一个独立。
 

因为独立的一个国家或是殖民地,它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自己能发行货币。这个发行货币以前它的权力只是在政府,只有政府才有这样的信任体系,而现在这种信信任体系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也出现了。
 

刘慈欣对区块链发展的判断:还没有办法预测区块链技术将来是不是真的会飞速的发展,目前区块链它还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它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包括它的运行效率各方面的问题。但是以后至少有这个可能它会迅速发展起来,以很快的速度来代替我们现有的这种经济体系。
 

互链脉搏解读:距离上次接受采访谈及区块链仅仅过去一个多月,刘慈欣对区块链的理解显得“突飞猛进”。或许是参加“世界区块链大会”的原因,刘慈欣做了准备工作。
 

一方面,刘慈欣将区块链的作用已经上升至“虚拟世界取代现实世界的一大步”。从中可以看到刘慈欣的未来观——虚拟世界将必然取代现实世界。过去,虚拟世界的最大问题就是信任问题,用互联网初期的一个说法就是,你不知道跟你聊天是人还是狗。但区块链用数学及计算机技术,建立了这种信任关系,虚拟世界可以不依赖于现实世界的信任独立运行。
 

另一方面,刘慈欣对区块链发展前途显然更为看好。由上一次认为区块链会和其他技术一样,面临突破不了“临界点”的可能,到发展成型似乎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方向问题。
 

第三次
 

场景:《十二个明天》中文版刘慈欣所著《感性与理性——解读拜占庭同情》
 

时间:2018年8月
 

刘慈欣对区块链的了解:在技术层面,区块链并没有什么太超越的地方,它实质上只是一个分布式的账本而已,由众多的节点同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
 

刘慈欣认为区块链功能:这项技术(区块链)却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它首次建立了一个基于数字网络的信用系统,而在这之前,这样的信用系统都是由国家建立的,在这样的信用系统的基础上,网络由信息的传递进化到可以传递价值,可以进行像货币发行这样的以前只能由实体国家从事的行为。比特币就是区块链在货币发行方面的一个成功的应用,这是网络朝着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另一个世界迈出的一大步。
 

刘慈欣对区块链发展的判断: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信息透明的特点,呈现出了一个在体制和结构上与现实社会完全不同的未来网络社会的雏形。
 

互链脉搏解读:《十二个明天》是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科幻小说集。当中有刘慈欣时隔八年的新作《黄金原野》,也有《三体》英文版翻译作者刘宇昆撰写的全球首部区块链小说《拜占庭同情》。在中文版中,刘慈欣对《拜占庭同情》进行了一个解读。
 

据刘慈欣自己介绍,《拜占庭同情》是在前往乌镇参加区块链大会的路上读完它的。根据时间推断,他为这篇作品的解读应该在7月份成型。距离乌镇区块链大会不到一个月,因此对区块链的理解和在乌镇的讲话接近。
 

更进一层的是,刘慈欣提出,区块链的出现,将呈现出一个在体制和结构上与现实社会完全不同的未来网络社会。并且没有对这样的社会是否会出现产生丝毫疑问。
 

但对于区块链给人类社会带来是好是坏,刘慈欣在此文中没有明确。他写到“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分别代表了在区块链技术背景下的两种力量:感性和道德所驱动的力量,理性所驱动的力量。对于这两种力量,小说在最后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是非判断,只是留给人们对于先进技术所带来的复杂后果的深刻思考。”
 

刘慈欣此前的态度已经明确:“技术本身并没有善恶,技术只是人性的放大器,被人们用来当作行善或者作恶的工具,最终毁灭或是拯救人类的还是我们自己。”
 

区块链技术在这个时间点出现,并被那么多人关注,人类应该更好的用其行善一面,而非作恶一面。

 

来自:互链脉搏


本文地址: https://www.xiguacaijing.com/news/guandian/2019/3633.html
声明:本文经授权发布,除注明来源外,均为西瓜财经用户投稿,不代表西瓜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西瓜财经(xiguacaijing.com)
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谨防以“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