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正面临哪些难题与挑战?面对落后的传统版权保护,区块链都有哪些绝招?

吃瓜群众 观点
2018-12-03 11:22:15

  

在比特经济主导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以秒级速度传播,给我们的信息获取效率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实体唱片到在线音乐,实体书到电子书,实体期刊到电子期刊.....当我们尽情享受着时代赋予我们的便利时,也应该看到随之带来的侵权问题。

 

 

当作品从有形变为无形存储于互联网之上,让使用和传播的成本极具降低,侵权问题发生的概率几乎一定会大幅提高。比如,文字作品受到恶意复制和不注明出处的转载,音乐作品受到未授权的改编和使用等。

 

而侵权问题一旦频发,数字出版就会遭到进一步制约。站在内容生产者的立场,当自己的作品被如此轻松的盗版、山寨,并低价售卖甚至免费分享,其创作的积极性一定是被打压的。当版权保护被忽视,侵权行为变得越来越猖獗,不夸张的说,一个国家的创新基因都可能会被吞噬,进而削弱在国际世界的影响力。

 

因此,不难想象国家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会有各种政策和扶持计划被推出,以大力整治版权保护领域的顽疾。

 

 

但我们要承认的是,因为传统版权保护存在的固有缺陷,当今的版权保护依然远远达不到我们设想的效果。

 

首先,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传统版权登记的周期太长,官方审核最少需要20个工作日,显然与网络时代的快传播特性是相悖的。

 

第二, 传统版权登记的费用比较高,单件作品的市场价通常高达几百元甚至几万元。而信息时代的产品一般较分散、产量大,如果每件都去登记版权,成本方面是个考验。

 

其三是维权困难。被侵权后,多数原创者采取“不作为”的态度,根本原因是诉讼手续极其复杂、持续时间长,既消耗时间又浪费心力,得到的赔偿很有限,往往得不偿失。

 

 

最后,作品有损毁和被篡改的风险。传统版权保护一般以中心数据库的文本存储为主。对于一些非纯文本类的作品,其存储效果就会受到一定局限,进而可能出现作品部分丢失损毁的情况发生。而中心化存储的安全性又不高,一旦系统崩溃或被黑客攻击,作品就可能会被篡改或丢失。

 

总之,受限于技术手段,传统版权保护有着周期长、费用高、维权难、不安全等缺陷,让多数原创者望而却步,根本没有动力给产品做版权登记,而这也给了更多不法分子侵权的空间。

 

为何版权保护会陷入如此这般困境?

链块学院执行院长魏红心博士的观点是:传统版权保护方式已经不适用于数字版权时代,正是这种错配,也导致了如今内容行业的头部版权纠纷不断,长尾版权得不到保护。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面对版权保护问题,我们真的无计可施了吗?并非如此。

 

我们看到,已经走进普罗大众视野的区块链技术,因为其特性与版权保护的高度契合性,给解决此顽疾带来了希望。

 

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内容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形成完整的版权证据链,并且可公开查证,可确保版权内容在流通过程中权属的清晰可信。

 

1、非对称加密

内容生产者把作品写入区块链时,私钥就会对作品自动进行数字签名,而第三方就可以用内容生产者的公钥对数字签名进行验证,一旦数字签名值通过验证,即可证明该作品归该内容生产者所有。因为只有版权持有者才有私钥能生成该签名值。因此,区块链在这方面的贡献是确保作者对作品的唯一所有权,从根本上杜绝作品产权上的纠纷问题。

 

2、不可篡改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数据库,不同于以往的中心数据库存储,任何一笔交易都被广播到该事项的所有利益相关者节点,所有人共同记账,保证安全性。

 

此外,任何一笔记录在链的数据均不可篡改,保障信息的真实可信。如果想要篡改,侵权者至少需要利益相关者节点中一半以上的算力,即控制一半以上的计算节点,而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3、可追根溯源

一项作品在登记伊始,其作者信息、内容、时间戳等初始数据被打包成一个区块(即创世块),存储在区块链。

 

 

后续过程中,作品的所有变动过程都会完整记录在链,每次变动都通过数据记录在一个区块,实现版权交易的透明化。创世块上记录着作者、版权信息、作品信息,接下来每当一笔新交易产生,就会产生一个新的区块,区块记录了这次新交易的数据信息,同时包含上一个区块的信息摘要,依次类推,交易次数越来越多,新的区块中包含的信息越丰富。也就是说,每笔涉及到版权使用和交易的环节,区块链都可以记录下具体的数据信息,作为追根溯源的依据。如此一来,不论是版权归属问题,或是冒用作品侵权问题,都可以此为依据追究责任。

 

因此,区块链可作为有时间戳信息的分布式数据库来记录知识产权所有权情况,提供不可篡改的跟踪记录,而无需去寻求第三方信托的帮助。这无疑会大幅提升版权纠纷的处理效率。

 

当然,链块学院执行院长魏红心博士认为区块链在版权上的应用还存在一些局限。主要体现在两点:

(1)技术方面:区块链技术无法防止数字信息的流变和盗用,比如作品被略作修改并拼凑后使用,关于这一点,目前并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未来,随着图像识别技术、复制检测技术的发展,迅速识别相似度并判断是否侵权,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法律方面:目前区块链相关的法律非常少,如果实现区块链在版权保护上的应用,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完善相关法律,保证记录在链的版权信息得到法律的保护。有了法律的赋能,区块链技术才能在版权保护领域大展身手,服务于更多内容生产者。

 

 

我们总是满怀期待一项技术的诞生,可以彻底重构某个行业,根除所有顽疾。但我们要承认,任何一项技术都不可能解决行业的方方面面,至少在目前来看,区块链技术应用在版权保护领域,还存在一定的局限。

 

但我们相信,在所有区块链人的共同努力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周边配套设施的逐渐成熟,区块链技术一定会在版权保护领域大放异彩,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威力,大幅提升该行业的运行效率。


本文地址: https://www.xiguacaijing.com/news/guandian/2018/1515.html
声明:本文经授权发布,除注明来源外,均为西瓜财经用户投稿,不代表西瓜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西瓜财经(xiguacaijing.com)
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谨防以“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