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实力一直不相伯仲。因此,当2018年腾讯股票市值缩水、财报崩坏的消息传来时,业内一片诧异:这真的是人们所熟悉的那个强势的腾讯吗?它怎么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了?
当下,无论你是网购、聊天,还是听歌、追剧,大概率都是在腾讯搭建的生态帝国内打转。这样一个大包大揽的互联网巨头,自然也不会放过区块链这一新生技术。
严格来讲,腾讯的一时受挫,除了港股市场此前的高溢价之外,跟其自身的发展路线也有一定关系。和阿里巴巴一样,腾讯内部的核心产品也有两个:一是游戏,比如“王者荣耀”;二是即时通讯工具,比如QQ、微信。
不幸的是,这两张王牌,今年都出现“疲软”势头:首先,作为主要收益来源的游戏,由于政策原因,其吸金能力有所下滑。腾讯仿佛回到7年前面临转型的惶恐时刻。正如李笑来所说的:七年就是“一辈子”。腾讯通过微信吃完“一辈子”移动互联网红利后,似乎又一次站到关键的十字路口。
区块链金融的单行道
公开资料显示:腾讯在2015年就已经进入区块链行业。但当时,腾讯除区块链业务外,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在内生业务上,微信支付背后的财付通正在追赶支付宝;在外延业务上,腾讯在大肆收购创业公司。
所以,当时腾讯并没有对区块链这一前途不明的技术过多加码。
腾讯当时的发展重点,就是要通过微信支付背后的财付通,撼动支付宝在金融领域的地位,从而奇袭阿里巴巴的金融业务(两大核心业务之一)。
这一“即时社交 移动支付”的策略,在初期,确实让阿里巴巴措手不及。
现如今,腾讯的区块链团队归属金融科技事业线管理,他们在区块链领域的大部分工作,基本围绕金融业务展开:由此看出,腾讯,是以“区块链 金融”为主线进行布局。即便在2018年区块链概念爆发,各大企业区块链业务场景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也未能动摇腾讯在金融领域的区块链布局。
2018年8月10日,腾讯开出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这被视为区块链行业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性事件。
与此同时,拥有庞大金融资源的“蚂蚁金服”却仍只把区块链局限于公益慈善业务板块,将发展“区块链金融”业务的先发优势拱手让给腾讯。不禁让人感叹,世间之事,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从发展历史来看,自从腾讯入股京东尝到甜头后,就一改过去以“内生式发展”为主的业务思路,开始在创投市场上大肆收购创业型企业。
正如马化腾所言:“过去确实有很多不放心、不信任,出于本能,很多事情百分之百自己做,包括搜索、电商等等。
毫无疑问,腾讯的声明可谓是声如洪钟,坐怀不乱,一股子柳下惠式的清高气息。然而,传言不会空穴来风,“瑞波币事件”的滋生自有其土壤。这一流言之所以能够被广泛传播,且少有人质疑,主要是因为人们对腾讯的三个特点存在共识:
第一,腾讯希望压制阿里的核心业务——支付宝;
第二,腾讯对区块链金融很感兴趣;
第三,腾讯偏爱对快速增长的创业型企业进行“财务性投资”。
近几年,阿里巴巴比较偏向于“战略性投资”,而腾讯则越来越重视“财务性投资”。所以,在一些人看来,腾讯的投资风格,其实很适合区块链资产“快进快出”的特点。
2018年7月,在区块链行业巨头比特大陆即将上市之际,行业内再度传出腾讯绯闻。腾讯方面,最初对此表示“不予置评”,一时间引发诸多流言。
市场上现有的区块链项目,几乎全靠融资生存。在全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干什么都不赚钱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公有链项目都已失去造血能力,其估值也在大幅下滑。
在这种情况下,腾讯是有很强的实力抄底一些优质区块链企业,从而形成“内生式+外延式”双线区块链业务模式:一方面,用区块链技术优化金融和游戏产品;另一方面,用现金流投资初创企业。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种僵持的区块链行业格局,可能不会持续太久。正如一个电子结构不稳定的物质很难不发生化学反应一样,一个太多德不配位者参与的行业也很难不发生巨变。无论是市场上那群没有自我造血能力的链圈公司,还是像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都处于变化之中。只能静待时间给出答案。
本文地址: https://www.xiguacaijing.com/news/xingye/2018/575.html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