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拯救垃圾分类,该从哪里入手?

北京一哥 观点
2019-07-04 15:21:17

  

日前,住建部表示,将继续在北京、杭州等46个城市推行垃圾分类政策。

这是一片蓝海。有业内人士称,国内的垃圾分类、处理产业,有望实现千亿级市场规模。

那么,区块链与垃圾处理行业,存在结合的可能吗?如果有,从何入手?

01、区块链+垃圾分类

这个夏天,“垃圾分类”,引发了全国关注。

今年618期间,京东的家用垃圾处理器销量,是去年同期的3.5倍。在资本市场,垃圾分类概念股集体大涨。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垃圾分类、处理全产业链的市场空间,有望达到千亿级别。

那么,区块链技术能与垃圾处理产业结合吗?

雄安新区4月末发布的一则招标公告,让很多人看到了这种可能。

此次招标项目是一处垃圾综合处理设施,占地500亩,投资估算约26亿元。

招标文件特别注明,该项目需以大数据和区块链为基础,充分考虑数字化、智能化的要求。此外,项目方需通过区块链资金管理平台,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资金管理。

实际上,区块链技术在垃圾处理领域落地,早有先例。

最知名的案例,就是2013年于海地成立的垃圾回收企业——“塑料银行”。

彼时,海地仍然没有从2010年的地震阴影中走出,三分之二的海地居民每日生活费不足2美元,很多人以拾荒为生。

“塑料银行”与IBM合作,设计了一套区块链解决方案,鼓励人们通过回收废塑料等垃圾,换取收入。垃圾可以在塑料银行被换成Token,并转入数字钱包,避免被盗。

此后,Token可以被兑换为法币,也可在塑料银行旗下商店被用于购买生活用品。同时,它也可作为拾荒者的信用证明,帮助其获得银行抵押贷款等服务。

而区块链还会记录塑料银行的每一笔交易,以防范腐败。

“我们的目标是使塑料垃圾货币化。”塑料银行创始人大卫·卡茨表示。

在国内,雄安新区也出现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垃圾收集样机。市民如果通过APP扫码后完成垃圾分类倾倒,垃圾箱会自动识别垃圾种类与重量,并给予垃圾投递者积分奖励,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等方面。

位于雄安新区内的智慧垃圾收集器样机

杭州也在行动中。杭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钮健曾对媒体透露,该院正与杭州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联合会合作,探索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垃圾分类项目治理中。

他表示,如果能在垃圾处理全流程的各个节点间构建区块链生态圈,并发行Token实现价值与信任传递,或许能解决垃圾分类难题。

区块链技术与垃圾处理的结合,值得期待。

02、行业难点

在许多区块链从业者看来,区块链技术有望解决垃圾处理领域的多个难点。

“第一个难点,是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不到位。”趣链科技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张贝龙告诉一本区块链。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工作已进行多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市就已提出了垃圾分类的概念。

2000年,建设部下发《关于公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的通知》,将北京、上海、广州等八个城市列入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正式拉开了我国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的序幕。

“最初几年,垃圾分类进展良好,但这种势头却没能持续下去。”张贝龙说,“在我们看来,根本原因是缺乏经济激励。”

而区块链则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个难点,是整个垃圾处理行业的基础设施,仍不完善。

以杭州市为例,有数据显示,2017年杭州仍有90%以上的垃圾以填埋、焚烧的方式处理。其中,垃圾填埋处理占比达到了64.23%。

然而,填埋是最低效的垃圾处理方式之一。在发达国家,垃圾处理是以焚烧为主。

在张贝龙看来,我国的垃圾仍高度依赖填埋处理,与垃圾未能有效分类有关。

事实上,垃圾焚烧对硬件设施、垃圾种类的要求极高。在焚烧过程中,不同的垃圾需要不同的温度。垃圾如果未经分类便焚烧处理,不仅容易产生二次污染,还会浪费大量能源。

不过,相较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垃圾处理上又存在着独特的优势。“有许多第三方公司,都在积极从事着垃圾分类工作。”张贝龙表示。

这些第三方力量,即遍布于全国各地的废品收购站与拾荒者。他们会主动寻找仍有价值的垃圾,并回收利用。这在客观上改善了中国的垃圾分类状况。

然而,这些完全依靠市场经济运作的第三方公司和个人,并不能完全解决垃圾分类难题,甚至催生了垃圾处理行业的第三个难点——安全问题。

拾荒者与废品回收站,往往只针对有利可图的可回收垃圾工作,无暇顾及有害垃圾。有些从业者甚至会将有害垃圾中的部分成分,比如医疗垃圾输液器中的塑料、金属再次回收,产生安全隐患。

“垃圾处理行业必须由政府出面监管。”张贝龙表示。

区块链要做的,就是解决中国在垃圾分类领域存在的难题。

03、未来

解决垃圾处理难题,缘何需要区块链技术?

在张贝龙看来,垃圾处理与区块链存在着一定相通之处——垃圾处理难以依靠中心化方式解决。在这一领域,政府利用行政力量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却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

“在垃圾处理产业链上,各个第三方公司是非常松散的组织。”张贝龙说,“而政府既要推动垃圾处理行业整体发展,又要实现监管,阻止乱象的发生。”

他将区块链落地于垃圾处理行业的目的,归结于一句话:“用区块链的技术特性调节市场行为,让垃圾处理行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而眼下,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借助区块链建立起一套激励体系,以调动各个中心,共同推动垃圾处理产业发展。

在与某地政府探讨“区块链+垃圾处理”解决方案时,张贝龙曾表示,可以利用区块链平台,将不同的垃圾处理厂联合起来,政府是牵头方与监管方。

以垃圾处理厂为例,它们的垃圾年处理量,可在区块链上转化成相应的数字资产,并留存备份。

在方案设计上,政府可以利用一部分财政预算,对垃圾处理得当的企业进行补贴,反之则进行惩罚,从而促进整个行业正向发展。

在具体的产品解决方案上,不同的垃圾处理节点可以组成一个联盟链。而政府则可以通过区块链,在外部实现穿透式监管。

“以往类似的产品,往往是政府亲自搭建监管平台。”张贝龙表示,“但借助区块链技术,政府可以‘跳出来’,让市场自发运作。一旦市场出现问题,政府也可以在外部监管矫正。”

不过眼下最大的问题,是垃圾处理行业的各个节点,特别是回收机构,往往是跨区域的,而垃圾却存在于各个行政区域。

因此,在面对垃圾处理问题时,A省、B省政府很有可能会各自建立一条区块链。而如何打通两条链间的数据,则需要统一的技术标准。

“只有各地政府制定出统一的区块链技术标准,‘区块链+垃圾处理’才能长足发展。”张贝龙表示,区块链在这一领域落地仍需时日。

在他看来,对于中国而言,区块链落地于垃圾处理的目的,是让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激励机制。未来,这些激励机制也可以传导到C端的普通居民那里,并培养起他们的垃圾处理意识。

“如果有一天,人们都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也许就不需要区块链了。”他说。

借助区块链技术建立激励准则,并调动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可能不仅仅适用于垃圾处理。

未来,区块链有望成为更多行业的运转基石,并改良一个又一个行业的基础设施。


本文地址: https://www.xiguacaijing.com/news/guandian/2019/9509.html
声明:本文经授权发布,除注明来源外,均为西瓜财经用户投稿,不代表西瓜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西瓜财经(xiguacaijing.com)
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谨防以“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