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延险被薅300万惹争议:重复投保是根源,区块链能否补救

bit 行业
2020-06-12 20:34:41

  

“一女子利用900次航班延误骗保近300万”的消息热度依然不减。6月12日下午,南京鼓楼警方发布关于“南京警方破获女子利用航班延误骗保300多万元”案件的通报。
 

南京鼓楼警方称,经查证,犯罪嫌疑人李某多次伪造航班延误证明等材料,虚构航班延误事实,骗取巨额保险金。目前,检察机关已提前介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其实,这一案件刚刚出现于公众视线时便已引起较大的争议和质疑。不少人觉得李某是“合理利用规则漏洞”。在法律界,对于李某是否涉嫌犯罪也争执不下。

6月10日,据南京当地媒体报道,山东女子李某使用本人和亲友的证件号码频繁购机票和航空延误险,并频繁理赔,从2015年至今获利近300万元。南京鼓楼警方依法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警方还表示,李某利用其亲友身份信息购买机票和飞机延误险,涉嫌在与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时,故意捏造根本不存在的被保险对象,骗取保险公司保险金,客观上存在刑法评价中的诈骗行为,同时诈骗金额已达到保险诈骗罪的追诉标准。

在此之前,有律师认为,李某违法但没犯罪。航延险的保险标的约定的都是航班是否延迟起飞或者延迟抵达,而不是被保险人是否延迟离开或者延迟抵达。而是否延误是客观事实,不存在虚构的问题。如果保险条款中有关于购买航延险需要实际乘坐航班的条款,那么保险公司就不可能赔付。既然赔付了,也就更进一步证实了保险公司自己的规则有漏洞。

也有观点认为,李某通过向保险公司隐瞒她并非真正航班消费者的事实,利用了保险公司对正当消费者作出的承诺,来骗取了保险公司的赔偿,这已涉嫌犯罪。

不过,截至目前,官方尚未披露该女子究竟是如何获得保险公司的理赔款项。简单而言,就是不少观点所认为的“漏洞”究竟在哪。保险公司往往拥有较为完善的风控系统,对于客户的理赔请求会进行严格的资料审查。但在五年时间内,李某是如何利用“漏洞”频频获得理赔款,依然是不少人心中的未解之谜。

对于6月12日警方通报中的“伪造航班证明材料、虚构航班延误事实”,也仍有不解之处。航班延误险的保险标的是航班是否延迟起飞或延迟到达,而航班是否延误如何虚构呢?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查证其客户是否真实购买了机票以及是否实际乘坐也并非难事。

据澎湃新闻了解,不少开展航延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会选择与民航信息服务提供商进行合作。针对航延险的赔付,多家保险机构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用户购买航延险且出险后,他们会校验用户客票的使用状态,已使用才会理赔。还有保险机构人士指出,用户主动要求进行航延险理赔必须要有登机牌。

对于航延险薅羊毛的现象,安达保险个人意外健康险核保负责人季伟康表示, 航延险薅羊毛现象的根源是重复投保,即被保险人针对一段航程重复向多家保险公司投保航延险,利用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不畅漏洞,延误发生后向多家保险公司同时索赔。如果同时涉及同一航班上的多人、向多家保险公司同时投保航延险,一次延误的总理赔金额可以达到数万元,在这种情况下,薅羊毛团伙逐利而来,导致航延险成旅行险赔付重灾区。

“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在薅保险公司的羊毛,也会间接损害正常的旅行险消费者的利益。因为保险公司在控制风险的过程中,将不得不逐渐降低航延险保险额度或缩小保障范围,甚至在这类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航延险可能会在未来的旅行险保障中消失。” 季伟康说。

谈及航延险等小额保险防范薅羊毛的出路,上海保交所区块链相关负责人则认为,保险公司的共同参与,打破数据壁垒,是这一项目可以实现的前提,在保交所目前推广的区块链打击骗保项目中,已经有包括人保、太保和安达保险等十多家保险机构进行了对接,这些样本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量,但是相对于每年百亿级的航延险市场,还远远不够。


本文地址: https://www.xiguacaijing.com/news/xingye/2020/23572.html
声明:本文经授权发布,除注明来源外,均为西瓜财经用户投稿,不代表西瓜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西瓜财经(xiguacaijing.com)
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谨防以“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赞助商

bit

bit

认证作者

传播区块链资讯!传递区块链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