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是国家战略资源,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所在。但从四川省的情况看,知识产权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一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小。作为中西部知识产权大省,四川知识产权融资金额呈下降趋势,2016年至2018年全省专利质押融资31亿元、14.8亿元、14亿元,同比分别降低了52.25%、5.4%,与2018年全国专利质押融资885亿元、同比增长22.91%比较,形成强烈反差。二是知识产权融资的授信额较评估值也偏低。如,部分专利权的授信额不超过评估值的30%,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授信额不超过评估值的20%。三是知识产权抵押融资期限短,绝大部分专利质押系1年内的短期贷款,且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与创新型公司需要长期、低成本资金的需求不匹配。如,据调查,农业银行成都分行是成都市知识产权抵押贷款最多的银行,截至2018年末,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余额2.07亿元,加权抵押贷款年利率7.3%左右,比同期成都市加权平均年贷款利率6.23%高80-100个基点左右。四是职务发明确权比例过高。与西方国家职务发明团队或个人权属1/3相比,国内个别职务发明归属团队或个人的权属占比高达90%,不利于发挥与发明专利相关的市场推广、成果应用等利益攸关方的作用。五是专业人才缺乏。目前,拥有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在专业方面优势明显,但缺乏成果转让、转化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人才。六是知识产权处置难。知识产权的价值比容易确定,在处置的时候,面临知识产权处置难的问题。七是专利文献利用严重不足。目前有超过95%的专利技术在文献中,按照国际惯例,超过期限的专利技术,是人类共同的资源,任何国家均可使用。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推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促进经济内生性高质量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目前,四川省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位居中西部第一,其中成都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占全省的70%左右。成都作为西部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和创建市,是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对此,建议在四川省成都市搭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创新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助力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一、搭建一个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发挥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技术优势、平台优势、流程优势,以知识产权金融为切入口,把知识产权注册、数据请求等信息在区块链网络上链,与技术优势和金融优势相结合,在成都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金融应用场景,自主探索,先行先试,力争短期在成都市覆盖,中期在全省覆盖,中长期在全国复制、推广基于区块链技术、辐射全国的知识产权金融成都经验,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机构要加大支持力度,为法定数字货币试点、推广和使用积累经验。构建有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产业联盟,为知识产权注册、价值评估、抵押和处置等提供专业、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切实缓解知识产权抵押难、融资难和处置难的问题,发挥金融在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二、设立一个知识产权金融分析评估处置机构。采取设立知识产权特殊目的公司等形式,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价值分析评估专业机构,建立知识产权融资保证价格机制和担保、信用增级、风险分担机制,要采取投资、资产证券化、质押融资等方式,把知识产权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推动经济内生性增长。加强知识产权金融的研究、评估和论证,建立知识产权成果处置平台,有效缓解知识产权评估难、变现难、处置难的问题,及时有效防范、控制知识产权处置风险。
三、出台一个金融支持知识产权发展的实施意见。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及相关分支机构、省知识产权局和财政局等要在制定知识产权抵押贷款暂行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联合出台金融支持知识产权发展的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措施。一是金融机构坚持“一次增信、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借随还”的原则,有效降低创新创业主体、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时间成本、制度成本。同时结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特点,进一步加快金融创新,丰富与之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主动对接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二是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运用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匹配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不断提高科技型企业融资可获得性。同时要增加知识产权金融专项统计,以利于掌握知识产权金融发展的态势,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三是财政部门要建立知识产权资助补偿基金,对支持知识产权融资的金融机构进行奖励或出现的风险进行补偿。四是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按照贡献度的大小,“主要发明人得大头、参与者得小头”的原则,制定职务发明权属确定的指导意见,明确“职务发明人+单位+推广运营团队+权属”,进一步发挥包括专利技术推广应用、成果转化和市场化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建立一个知识产权产业化工作机制。建立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机制,设立由政府主导、部门推动、市场主体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工作协同,同时搭建技术保障、应用场景分析和风险控制等工作机构。建立专利权质押融资企业和项目名录库、评估机构(专家)库和商业银行名录库。制定高校职务发明知识产权权益分享条例,采取约定方式确定职务发明知识产权的权属,明确职务发明人(团队)知识产权比例,激发高校发明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绿色通道,探索与信贷、保险等工作相结合、多元化、多层次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配备专门人员,采取知识产权资本化、证券化、商业化和“创业投资+债券融资+上市融资”“银行贷款+保险保证+财政风险补偿”和“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等金融服务模式,打通知识产权与金融之间的屏障,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积极发挥全国首只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的作用,强化“1+1+3+N”的上下联动,推动“平台+机构+资本+金融+产业”五位一体知识产权运营新模式。加速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产权成果向企业转化,有效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提高知识产权转化实施比率。加强国外已经过期知识产权文献资源的检索、应用,提升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水准和质量。
五、打造一支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人才服务队伍。采取政府搭台、微观经济主体唱戏,有关专业机构对知识产权融资、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成果产业化的一条龙服务,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鼓励高校开设跨领域、跨学科的知识产权金融课程,把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与金融等有机结合起来。采取高校培养、实践锻炼和积极引进等多种方式,建立知识产权金融人才智库。鼓励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人才培训,培养一批具有专业化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队伍。
(作者简介:民建中央财政金融委员 民建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高级经济师 李恩付)
来源:财富时代杂志
本文地址: https://www.xiguacaijing.com/news/xingye/2019/17826.html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