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座历史悠久的都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世界上拥有最多人口的城市之一。
针对特大城市的治理难题,改善营商环境一直都是北京市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但从提升效果来看,并不显著,原因何在?
根源之一就在于管理和服务对不齐,职责和数据靠不上,即各司其职、各行其政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也就是依法行政的“根”还没有落到实处,治标不治本。
自2018年北京市全面启动实施北京大数据行动计划以来,北京市政府和华为通力协作,创新性地将区块链的理念和技术与北京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开放、应用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针对共享难、协同散、应用弱等长期桎梏问题,利用华为云区块链技术,将全市各部门的职责、目录以及数据高效协同地联结在一起,打造形成了职责为根、目录为干、数据为叶的“目录区块链”系统,实现了数据变化的实时探知、数据访问的全程留痕、数据共享的有序关联。
北京市一方面通过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经信局等部门协力攻关,严格依据部门职责确定部门数据责任,实现职责-目录-数据的强关联、严绑定,为数据、系统、应用上了“户口”,解决了数据缺位、越位的问题;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全市三位一体的目录体系,依托“目录区块链”将部门间的共享关系和流程上链锁定,建构起数据共享的新规则、新秩序,共享单元下沉定位到“处室”,为共享、协同、整合立了“规矩”,解决了数据流转随意、业务协同无序等问题;最后,所有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行为在“链”上共建共管,无数据的职责会被调整,未上链的系统将被关停,建立起了部门业务、数据、履职的全新“闭环”,解决了应用与数据脱节、技术与管理失控等问题。
总体上,通过“上户口”、“立规矩”、“建闭环”等系列组合拳的运用,基本形成了一整套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的数据共享新格局、数据应用新机制和数据治理新秩序。由此,在根本上解决了数据共享难题,为商环境改革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和规则保障。
那么“目录区块链”系统,又给民众带来了什么“获得感”?
北京不动产登记“一个环节、一天办结”。去年,这个业务涉及交易、缴税等4个环节,时间需要5天,还需要提供户口本、结婚证等一大堆纸质材料。现在,只要登录“北京市不动产登记领域网上服务平台”或者到不动产登记大厅就可以体验方便快捷的新流程,且只有一个环节、一次性即可办结。通过“链”上实时调用公安、民政等多个部门的户籍人口、社会组织等标准数据接口,实现了减材料、减流程、减时间。
12345实现“接诉即办”。“民有所呼,我有所应”,12345便民服务热线如今已成了不少北京市民遇到难题的第一选择。如何做到“接诉即办”?其间关键是数据、要害在关联。将“百姓吹哨”、“接诉即办”的后台数据在民众和政府之间、在部门和街乡之间形成“链接”,依职责完成打通。民众诉求得以准确地派达到责任部门和具体工作人员,减少了以往人工派单流转过程中的推诿扯皮现象,实现了“接诉即办”。
破解道路停车难题。为解决路侧停车现场议价、黑收费、乱收费等问题,改善停车秩序,北京市逐步实现道路停车电子收费,并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为广大市民提供车位查询、停车缴费、电子票据开具等服务,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的观念逐步普及。小小的停车涉及的是路段、车位、车辆、管理员、缴费、票据等一系列“人-企-物”数据的联动。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但目标始终惟一,那就是“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北京市在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北京效率实践中,在兑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北京服务过程中,华为提供的“目录区块链”系统的身影无处不在,已成为北京大数据行动计划的“定海神针”,时刻彰显着北京的“大数据力量”。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北京市将在“目录区块链”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建设以信用、证照等核心政务数据为代表的“数据区块链”,为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提供动力和数据支撑。在这条新赛道上,北京在已初步完成布局和探索的基础上,将继续秉持“初心即民心”的理念,不断完善区块链、大数据集成创新的“北京模式”。
本文地址: https://www.xiguacaijing.com/news/xingye/2019/16401.html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