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司法区块链助力网络治理法治化

新浪财经 行业
2019-10-31 11:18:16

  

北京互联网法院自去年9月挂牌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各界广泛关注。面对互联网纠纷的新特点、新需求,我院率先发布了“天平链”电子证据平台。平台联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百度、信任度科技等三家建设单位形成共建联盟。值得一提的是,“天平链”是联盟链,可管可控,与公有链有本质不同。此外,区别于一般的联盟链,“天平链”还具有权威可信、各层级可管可控、高安全性、隐私保护、跨链互信、对接简单等技术优点。

  为了更有效支撑互联网审判,真正解决取证难、存证难、认定难的问题,我们编写了《北京互联网法院电子证据平台接入标准》。《标准》主要评估接入方资质、接入方系统的安全性、跨链对接的区块链安全性等方面,只有满足接入标准,才可以接入“天平链”。

  通过规范相关互联网经营主体的业务规则,法官判案时,一定程度上可省略对于取证存证程序是否可靠的检验。也就是说,当事人如果没有相反的证据,该证据的真实性基本没有问题。《标准》还建立了完善的接入与管理标准、监督审查与退出机制,并向社会各界开放接入标准,在满足接入标准的情况下,向接入单位开放接口。

  新技术在应用中,难免会遭遇质疑。电子数据只要上链就会被认可吗?有人担心,如果原始证据被修改,存证方在保存证据摘要值前,刻意修改甚至伪造证据,区块链就会沦为虚假证据的“保险箱”。法官该如何应对呢?

  因此,仅仅建设一个联盟链远远不够。“天平链”发布当天,我们同步发布了《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接入与管理规范》。《规范》对第三方接入平台从机构资质、专业技术能力、平台的安全性及电子数据的生成、收集、存储、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合规性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上链的电子证据,必须经过当事人的庭上质证,才会被法官认可。

  由于涉案细分领域较多,比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电子合同等,对电子数据的取证、存证规则及业务风险不同,我院成立了多个细分场景的电子证据规则研究小组,各小组除邀请法官、电子证据领域专家外,也充分发挥各行业的领先企业、领先平台的实际经验。

  当前,我院已进入“天平链”2.0建设期,方向如下:一是探索实现更安全、透明、可控的互联网审判模式,将司法审判全流程、全节点上链,从证据存证扩展到其他诉讼材料、诉讼行为、诉讼卷宗,提升司法便捷度、权威度、透明度;二是探索化解司法责任制下廉政风险防控难题,利用链上信息全流程留痕、不易篡改特点,赋能内部审判管理,激发法官廉洁自律内生动力,实现法官规范化、有效化管理,推动审判权运行监督制约方式的深刻变革;三是在“天平链”规则前置的原则和基础上,探索将规则以软件化、可视化方式呈现,实现电子证据可视、可管、可控,帮助当事人更轻松地管理证据、随时查看证据状态,增强证据的可信度、权威性,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诉讼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继续探索司法区块链的更多具体应用场景,助力审执工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经验与智慧。

(作者张雯系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本文地址: https://www.xiguacaijing.com/news/xingye/2019/15368.html
声明:本文经授权发布,除注明来源外,均为西瓜财经用户投稿,不代表西瓜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西瓜财经(xiguacaijing.com)
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谨防以“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赞助商